SONY的故事 第二十三章-1

  “如果日本公司的管理这样好,”一位美国朋友问道,“为什么每年有18,000个日本公司破产呢?”答案是这样的:出于同样的原因,他们在其它方面失败了。正如我在前面的章节中指出的那样,任何魔力和秘密都不能使日本的公司成功,只有把大量的工作做好才行,这些工作必须依靠公司的经理们去做,而不能指望银行家和政府官僚去做。
  日本公司的光荣和难以对付之处,即我们的工业机器中的生命血液,是一种良好的、老派的竞争。它是严酷的竞争,有时它太严酷了,以致于我担心它会出口到别的国家去。我们日本人不仅在生意场上有竞争性,甚至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在战争时期,军国主义者利用天皇来得到顺从,他们不是以自己的、而是以天皇的名义颁发命令。于是日本人争先恐后地表示自己对天皇的虔诚和忠心。在德川幕府的年代,傲慢的武士走进一个村庄后向所有的来者挑战,就像美国西部片中的枪手一样。通过比武,看看谁是最厉害的,他们中的很多人以此为乐。
  但是不管是那个年代还是现在,在竞争与破坏之间都有一条明显的界限。中国人把它称作“不要砸了人家的饭碗”。在日本,大家都理解不能毁掉一个值得与之对抗的竞争对手,要给他留个面子。尽管如此,日本的竞争者通常都会扼住对方的咽喉。正是国内的这种激烈竞争造就了日本公司在国际上的竞争性。商业竞争虽然非常严酷,但对它还是有一种不成文的理解,那就是争夺市场并不是为了某一个家公司独吞一切。然而如果一个公司完全无法参与竞争,它的竞争对手就不会让它存在下去。
  在零售业中,从大百货公司到成千上万的夫妻小店,从北海道到最南边的冲绳,所有的人都认为竞争是做生意的正常手段。如果不能在价格上决一雌雄,我们还会在服务上比试高低。我们日本人喜欢追求时髦,对于新鲜事物有点浮躁。所以有时一家铺面现在是“巴斯金-罗宾斯”冰激凌商店,过了一年以后可能就改成“哈根-达兹”或者“著名的阿莫斯”了。
  国内市场的竞争使得消费者成了皇帝。日本现在的民用品制造商比世界上任何别的国家都多,包括美国。这些公司,例如其中的九个汽车制造厂、两个卡车制造厂、一百多个机床制造厂和六百多个电子公司,都是竞争中的幸存者。日本曾经一度有过四十个电视机制造厂,现在只剩下六个大的了。
  我必须指出,我在这里谈到的主要是日本真正具备实力的行业,这些行业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出售产品,还把产品出口到国外去。在争夺国内市场的竞争中,他们形成了在国外市场竞争的能力。这些行业是指电子、汽车、照相机、家用品、某些半导体产品和精密机床等。这些行业直接影响着世界的其它地方,我想读者对拙著的兴趣也大都在这些方面。日本还有许多其它的工业,可以举几个例子,像化学、制铝、纸浆和造纸等,它们的形势窘迫,甚至濒临倒闭。尽管纺织品市场紧缩,还有七千多个纺织公司为之争夺不休。他们发现无法与来自中国、香港、台湾、东南亚以及其它地方的廉价纺织品竞争,所以他们必须提高产品质量,但是最终他们发现即使在高档产品中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有些公司在缩减生产规模时真地把机器扔掉或者打碎。他们必须打碎废弃的机器,以防止某个野心勃勃的新手把它们买下来再开一家公司。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衰退行业中资金充足、管理优良的最聪明的公司一直都在试图改行,他们中的有些人现在还在这样做。有些所谓的“日落工业”得到了政府的帮助,他们从银行获得低息贷款,以便改行并对工人进行新工作的再培训。日本有五个大型钢铁厂,由于进口钢材的竞争,他们的订货减少,所以他们都针对新的情况着手调整。他们试图减少对钢材订货的依赖性,于是就像我前面说到的那样,转到其它战场上去展开竞争,出售气体,转包工程能力,制造陶瓷。
  铜制品工业也是如此,他们看到光纤正在取代铜线用于电话通信、家庭、甚至汽车电气系统来传送信息,于是他们也转向光纤。事实上这些公司起步很快,在八十年代的初期他们在世界上就占领了70%的市场。
  一些日本的缝纫机制造商由于世界范围内的定货减少而境遇艰难,他们对自己老式的电气机械技术进行了升级更新,加入了微处理器,并且在电子打字机、打印机、文字处理机和办公室自动化用品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我们有一个自由的经济体制,在这个体制中,任何人可以办任何种类的合法公司,所以一旦有了好产品,人们就会蜂拥而至,在这个行业中展开你死我活的竞争。几年前,雅马哈公司认为与本田公司在国内的摩托车和摩托艇市场上决一胜负的时机已经成熟。当时本田公司明显领先,但他们正在美国建立一个新的汽车厂,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所以雅马哈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新型产品,开展了生动的广告宣传。尽管财政负担沉重,本田公司还是立即应战,给与反击。他们每周介绍一种新的型号,并且持续了一整年!雅马哈公司无法坚持下去,最后上层领导人只好集体辞职。
  对于日本的公司而言,占领市场比立即获得利润更加重要。如果买一台昂贵的新机器会减少短期利润,但最终却可以扩大公司的市场份额,这种情况下,几乎总是决定对公司的未来进行长远的投资。
  这种为了保持竞争力而建设未来的兴趣变成了1985年贸易磨擦的根源。就在世界市场不景气、美国的公司裁员和关闭工厂时,日本的半导体制造商却继续为新的工厂和设备投资。

  【注】
  豆豆网VIP作品,所有作品均已完结。将不定期进行免费连载(部分情节刪除)。
  需完整完结请点这里咨询客服>>>


立讯精密股票走势和K线图分析预测

豆豆小说:www.ddshu.net ;  02:www.ddd888.net ;  03:www.ddkanshu.com,请大家收藏备用
Stock Analysis - 豆豆言情 - 豆豆书库 - 豆豆言情小说网 - 股票分析 - 股票入门
CopyRight © 2022 本作品由豆豆小说阅读网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